Welcome to Shaanxi moumou engineering technology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ebsite!

Hot Products
Contact us
Hotline
029-89305858
Address: Xi'an City, Fengcheng four road, No. 142, B144
Location:主页 > english > News >
社区院落脱胎换骨 探索打通城市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
Auther: Pubdate:2019-11-09

社区院落脱胎换骨 探索打通城市治理“最后一公里”

资料图:航拍木寨社区错落有致的民居。中新社发 瞿宏伦 摄

社区是城市治理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神经末梢”。社区安,城市才能安,社会才能安。如何发挥民众无穷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,凝聚起社区治理的新力量,让社区由乱到治,让社区如家,邻里和睦,让居民拥有满满的获得感?记者走访北京、四川、浙江、广东等地,寻找众多社区院落“脱胎换骨”背后的“治理密码”。

居民的呼声,就是集结治理力量的“哨声”

社区被称作党群联系的“神经末梢”。它的灵敏度,其实就是居民诉求的能见度。

上午10点,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大佛寺东街“兆军盛”菜市场里人头攒动。

承办该菜市场至今,曾兆军花钱搞了三次改造,货架从简陋水泥台,升级到整洁的不锈钢。而他仍担心菜市场会在环境整治中“被拿掉”。

幸好遇到北京“街乡吹哨,部门报到”机制。

这是北京为破解基层治理“看得见的管不了,管得了的看不见”而创新的机制,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,街乡和部门合力解决基层难题。

“哨声为谁吹响?社区居民的呼声就是哨声。”北京市东城区景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戚家勇说。

2018年,景山街道对“兆军盛”菜市场所在的大佛寺东街进行环境整治。从最开始,街道就耐心开展入户调查,梳理群众需求。

很多老居民提出,虽然菜市场有时影响交通,但是为周围居民提供了便利,希望整治后予以保留。

听到社区居民的呼声,街道吹响了“哨子”,联合相关部门协商,不仅保留了菜市场,还对周边环境提升改造。

居民们多年生活方式得以存续,曾兆军悬着的心也放了回去。

谁不爱自己的街区?“兆军盛”菜市场整治完成后,大佛寺东街的“小巷管家”和社区居民主动接管了菜场出入口的交通秩序维护。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少了,物料堆放更加有序,运货车辆停放时间精确到半小时,大大减少了堵车时间。

社区老住户、“小巷管家”洪永旺激动地说:“告别了脏乱堵,我心里特别舒畅。街坊邻居很珍惜这个整治成果,希望能一直维护下去。”

浙江省桐乡市杨家门社区,开放式老旧小区较多,房屋老旧,缺乏物业管理,一度邻里关系紧张。社区居民要求整治的呼声强烈。

社区听到并回应了居民诉求,通过对社区党员和居民骨干的全面摸排,根据居住分布、年龄特长等,精心挑选了57名楼道“红管家”,希望通过居民自治,解决多年顽疾。

“邻里纠纷,我们能解决的当场解决,无法解决的上报网格长,由网格长协同解决。”“红管家”张建平说,力争“小事不出楼道,大事不出网格”。

在“红管家”带动下,“社情民意气象站”“傅阿姨为老服务站”“老叶法律诊所”等一批有别于政府部门的自治组织,助力这个老旧社区一跃成为当地明星社区。

共治共享,社区治理创造更多“被需要”

在成都正南,是蓬勃发展的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辖区。

57岁的刘玉玲,尽管在这里的安公社区住了快30年,但是过去社区脏乱差的环境,一直让她难有归属感。直到社区引入了“共治”理念,组建了志愿者团队。

刘玉玲加入这个团队后,连续五年不间断“出勤”,帮助维护交通秩序、清理城市小广告。

“参与社区治理,让我找到了存在感。”即使到隔壁小区遛弯,她也随身带着小铲刀,随时铲掉小广告——像刘玉玲一样,不少居民已经把志愿服务融进了生活方式。

目前这个“最美志愿服务社区”,已有超过2000位注册志愿者。

通过志愿者团队这个“支点”,居民积极性被激发出来了,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。

除“志愿线”外,安公社区还放射出“党员线”“自治线”“社团线”“服务线”,从不同维度共同激活治理资源。

在成都市“上风上水”的生态西北角,郫都区书院社区一幢幢居民楼中间,点缀着一片片绿油油的共享菜地。32岁的曾君艳是首批共享菜地的“菜农”,隔段时间就骑自行车过来施肥。

共享菜地前身,是堆满垃圾的社区管理死角。社区一改过去生硬的“直管”,选择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。社区党总支动员两委干部、社区党员和社工团队组建农耕委员会,制定共享规则,引导社区居民有序“认领”使用共享菜地。